炎症和感染
炎症指的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因子的刺激所发生的以防御反应为主的基本病理过程,也是损伤、抗损伤和修复的动态过程。
能够引发炎症的原因有很多,只要是能够引起组织和细胞损伤的因子都能引起炎症。致炎原因总共可以分为六大类:物理性因子、化学性因子、生物性因子、组织坏死、变态反应和异物。其中生物性因子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等为引起炎症最常见的原因。由生物病原体引起的炎症又称为感染。
炎症的治疗药物分为两种,抗生素和抗炎药。使用于治疗感染性炎症(病毒感染除外)的药物,就是抗生素,用于杀死或抑制感染源的繁殖,而使得感染引起的发炎减少。抗生素对于非感染性炎症是没有效果的。抗炎药是指抑制炎症反应的一类药物,一般是指解热镇痛消炎药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这些药物是直接有抗炎作用的,与抗生素是不相同的。抗炎药主要是抑制炎症引起的红、肿、热、痛等不适症状,主要用于非感染性原因引起的炎症。
由于感染的原因不同,治疗的措施是不同的。感染的原因中病毒和细菌是最常见的两类。单纯病毒感染时使用抗生素是无效的,并且抗生素的使用还可能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反而不利于患者的健康恢复。细菌感染时只要使用合适的抗生素,通常72小时内身体状况就可以明显改善。因此,对于感染性炎症,确定感染原因究竟是细菌或病毒是非常重要的。临床上一般使用“炎症三项”(PCT、SAA和C反应蛋白)来区分细菌和病毒感染。
C反应蛋白(CRP)—细菌感染监测指标
▪ 全血、血清、末梢血均能检测
▪ 2016年多个临床路径列为必检项目
▪ 门诊及临床常规监测指标
特性:
▪ CRP 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由肝脏合成,因能与肺炎球菌的多糖体发生反应而得名。
▪ 正常情况下,血液中CRP水平极低,低于1 mg/L。
▪ 当机体发生感染或受到炎症刺激时,肝脏细胞会大量合成 CRP 并释放入血,约 10h后 CRP 开始显著升高,36-50h 达到峰值。
▪ CRP 的半衰期为 19h(成人,新生儿 21h)。如果炎症消失,CRP 会在几天内降至正常水平。
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病毒感染监测指标
▪ 全血、血清、末梢血均能检测
▪ 炎症发生时,升高更早更显著;治疗有效时,下降更快更明显
▪ 病毒感染时也升高,可用于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
特性:
▪ SAA 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属于高密度脂蛋白(HDL)相关载脂蛋白。
▪ 正常情况下,血液中 SAA 含量极少,大约在 2-5mg/L
▪ 当机体受到炎症刺激,如组织损伤、感染或创伤后,肝脏细胞合成大量的 SAA 并释放入血,使得血液中 SAA 的水平在 5-6h 内迅速升高约 100-1000倍,达到 1000mg/L。
▪ SAA 半衰期约 50min,当炎症刺激除去后,SAA 会迅速降至正常水平。
降钙素原(PCT)—细菌感染特异性标志物
▪《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2014)》列入脓毒症诊断标准
▪ 2016年多个临床路径列为必检项目
特性:
▪ PCT 是一种糖蛋白,具有次级炎症因子、趋化因子、抗炎和保护作用。
▪ 健康人血液中 PCT 水平低于 0.05ng/mL。老年人、慢性病病患者以及不足 10% 的正常人血液中 PCT 水平高于 0.05ng/mL,最高可达 0.1ng/mL,但是一般不超过 0.3ng/mL。
▪ PCT在脓毒症患者起病后 3-6 h 即可显著升高,诊断截点为 0.5ng/mL。
▪ PCT的半衰期约为 24h。如果细菌感染得到控制,PCT 的水平会迅速下降至正常水平。
炎症三项联合检测
炎症三项联合检测可有效鉴别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三个指标在细菌和病毒感染的变化如下:
细菌感染 | 病毒感染 | |
CRP | 明显升高 | 不增高或略增高 |
SAA | 快速明显升高 | 快速明显升高 |
PCT | 全身性感染时明显升高 | 不增高或略增高 |
单独检测 SAA 和 CRP 相比,联合检测(SAA/CRP)能提高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鉴别诊断的准确度。以 SAA/CRP 比值>7.5 作为鉴别诊断截点,准确度可达到 85% 以上。
与 SAA、CRP 相比,在局部细菌感染和全身性细菌感染鉴别方面,PCT 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PCT 水平在 0.5-2ng/mL 时,提示较大可能为全身性细菌感染(排除其他因素)。PCT 水平在 2ng/mL 以上时,提示可能发展为严重脓毒症。
SAA、CRP 和 PCT 的联合检测对临床判断并非是简单的重复检查,而是三者优势互补,使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提高。
END